EIAab
首页 > 新闻 > > (转载)SCI 论文之殇
(转载)SCI 论文之殇
Update time:2021-10-13 09:12 by EIAab
share 268

SCI 论文,贯穿了我从国内到国外,从高校到企业到最后创业的整个求学和科研工作过程。虽离开学界已多年,对发 SCI 已完全没有兴趣,但深知发 SCI 的压力以及对科研工作者的意义。作为一名科研型企业家,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结合对当前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理解和认识,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对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有一定的启发。

2.png

SCI 论文功不可没

SCI 论文(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 1964 年)是不同国家之间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国际同行互相了解学术研究进展的主要渠道。更重要的是,SCI 数据库收集了近代史上全球科学研究成果,是人类宝贵的知识财富,为近代科技加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 SCI 论文也是中国科研人员学习和了解国外科学研究发展状况的重要渠道,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工作基础。发表 SCI 论文的多少和论文被引用率的高低,是国际通用的研究成果水平评价标准,也是招聘、提拔、评奖的重要指标。


一刀切的论文评价标准是引发问题的根源所在

科研的本质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以获得新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论文只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发论文是为了按国际统一标准记录下研究新成果,同时也方便与同行交流,共同促进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进步,还可以培训学生正确学习和掌握做科研的基本方法。就论文本身的价值来说,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可以如实记录科研工作者新的发现和新的认知,为同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避免大家做重复工作,浪费经费、精力和时间。用论文数量和质量衡量同一领域研究水平是国际通用的方法,可为什么在中国却「水土不服」?其根本主要原因,是中国科研体制以论文为唯一标准的一刀切考核评价体系造成的。


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不具可比性

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工作属性,发表文章难易程度不同,文章重要性不同。如果单纯用文章数量及影响因子作为唯一标准,就如同用单一树叶的数量和质量来评价所有不同种类树的健康和价值一样,岂不荒谬?

首先,不是所有的科研成果最后都指向论文。比如,在高校,教学工作非常重要,但在现在的评价体系里,一位教授如果只做教学不写论文,即使课讲得再好,学生教的再好,也很难获得升职的机会。其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本质截然不同。如果用挖矿作比喻的话,做基础研究属于「探矿」,只要发现一处新矿,或找到一种可以发现新矿的新方法,就可以发文章。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基础研究更看重发现新东西的灵感和敏锐性,而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则是一项全链条或相对独立的系统工程。因此做产业化为目的研发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团队作战,及更大的投入、更高的风险。如果都使用同样的文章数量和发表文章的档次为唯一的标准,显然不合适。第三,即使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发表文章的难度因研究方向和内容不同,也有着巨大差异。一般来讲,热门领域往往是新发掘的领域,研究积淀少,缺乏深耕,容易做出新结果,发文章容易,档次比较高。且研究的人多,关注的人多,文章被引用的次数也就多。而从事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攻关和积累,这类研究在全部工作完成之前很难发表文章。


论文数量与国家产业竞争力不相匹配

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及实力,并不取决于发表学术文章数量和刊物档次,而是由产业技术水平决定。中国论文数量在很多领域都已处于世界数一数二,但其相关产业竞争力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即使某些产业有竞争力,也不是因为技术含量高,更多的是来自于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如在纳米科学领域,中国发表的文章数量早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且贡献了占世界三分之一的文章,但遗憾的是,很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如芯片制造技术都跟纳米技术和材料有关,但几乎所有这些关键纳米技术和材料都依赖进口或被国外卡脖子。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以发文章为主的纳米技术研究与产业所需的纳米技术严重脱节。同样一些有实际应用的技术往往也不是热门的领域,也不容易发文章。显而易见,文章数量不等同于产业技术水平,中国的文章数量与产业竞争力完全不相匹配,中国的巨额科研经费投入最终没能解决中国产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


中国科研评价体系改革是必然趋势

中国科研人才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人才大都聚集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目前中国以论文「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势必造成大家挖空心思去做容易发文章的研究,而不考虑这个研究是否真正有价值,或者是只把研究的关注点放在是否能发论文而枉顾科学研究的根本。因此,改革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是要让科研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归其途。如前所述,如果把基础研究比喻成顶天的工作,那么工程应用及产业化研究可比喻为立地的工作,后者贴近实际,且短期内却难以发表。基础科研可以海阔天空地去想点子,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就可以发表文章。对那些本身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具有天然的诱惑力。而工程应用研究需要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研究的内容往往既不是热门话题,也非高大上的前沿研究,甚至还有一些枯燥繁琐,而且研究方法还必须受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及经济性的限制,必须有长期作战的耐心和毅力及工匠精神。


二是要让科研投入更合理。一个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只有通过把科学研究结果转化成产品和产业才能获得回报,否则将不可持续。举一个例子,纺织行业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纤维染色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大的纺织产业,而染色技术却依然沿用几十年以前在欧美发展起来的技术,只有不到 60% 的染料可以着色到纤维上,其余 40% 以上都白白浪费掉,且排放到环境里造成巨大污染。这也直接造成中国纺织产业成为重大污染源,甚至面临淘汰的局面。假如说纺织技术及产业从国外转移到中国后,中国能够组织或者引导一批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来解决这个染色效率问题,想想看,会为中国纺织产业提升做多少贡献!


三是要建立多维度的人才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一个真正能解决产业重大问题的研究需要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坚持,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突破。可惜的是,目前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科研人员,而且中国人同样拥有聪明和创新能力甚至更加勤快和努力,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科研导向,对产业技术研发重视不够,再加上整个社会浮燥,科研人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愿意做冷板凳的研究工作者根本没有生存空间。因此,国家应当把更多的科研资源向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向真正解决产业核心技术的人才聚集。


此次疫情暴露出中国科研评价体系的短板和切肤之痛,敲响了中国科技改革发展的警钟,也对科研工作者释放出危机信号。单纯发文章不可持续,单一评价标准不可延续,如果科研人员不尽快改变论文至上的理念,提早谋划新的科研方向和研究领域,还是沉醉于发文章的固有模式而不自改,那么当国家科研政策调整时,恐怕会有一些人面临被淘汰的可能!相信此「疫」之后,中国科研体系的重构也将回归科研本质:要么聚焦做原创性基础研究,要么做可以解决产业升级发展实际问题的研究。真心希望中国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能够正视危机,未雨绸缪,尽早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研之路。无论国家改革进展如何,对于有条件的科研人员来说也应该选择多做一些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或转向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以实现自己的更大的人生价值。



版权声明
本篇内容来源为第三方转载,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用户中心 close
购物车 close
我的收藏 close
我的足迹 close
清除
产品对比 close
用户中心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产品对比
回到顶部
通知
new 咨询
规格 数量 单价 (¥) 小计 1 (¥)
小计 2:
triangle
规格 数量 单价 (¥)
你想做我们的代理并得到更低的折扣吗?
请联系我们:
电话:027-59234612(+86)
传真:027-59234610(+86)
邮箱:sales@eiaab.com